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 黄济 王策三 主编
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现代教育论》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论国家重点学科项目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包括四篇十二章。第一篇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现代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三章;第二篇是“现代教育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育学”、“现代德育”六章;第三篇是“现代教育的研究方法”,内容包括“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及研究方法特点”、“现代教育研究的结构体系及研究过程”两章;第四章是“现代教育的展望”,仅一章,上述内容涵盖了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些主要方面。
该研究项目的确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19世纪末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无论从数量、规模上来说,还是从结构、质量上来说,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也经历过许多曲折,付出过很高代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现代教育自身的理论研究。可以说,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是制约百余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基本历史因素,也是人们在分析中国教育现代化运动时比较忽视的一个因素。二是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改革和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我国对现代教育理论的需要越来越紧迫。人们日益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只有把握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使跨世纪的教育现代化运动和教育改革事业不至于陷入到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泥坑。三是发展教育科学,深化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教育科学事业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逐渐丰富、系统,带来了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繁荣,但不同学说之间还存在着不少分歧。这就要求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博采众长,提要钩玄,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以期深化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
总揽全书,该研究所作出的重要学术贡献在于:第一,力求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努力克服过去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的做法,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努力做到“拨乱反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使得整个研究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第二,在尊重和吸收别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避免了从一些外部的或局部的特征来定义“现代教育”概念的做法。把纷繁复杂的现代教育运动质的规定性界定为“致力于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从而找到了理解现代教育的两个基本线索。第三,不仅探讨了现代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而且还探讨了现代教育的科技、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探讨了这些基础的变化与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人们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社会和知识背景上理解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四,在牢牢把握现代教育内涵基础上,打破了单一僵化的现代教育观,揭示了现代教育在矛盾运动中“多样统一”的特征和资本主义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并存的“基本格局”,从而为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区采取不同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和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第五,在历史与现实交织构成的坐标中分析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如教育目的问题、教学问题、教育制度问题、德育问题、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问题等,避免了抽象、静止或孤立地谈论现代教育,努力做到史与论、理论与实际、观点与方法、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研究者们把该项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切实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